你不需要總是裝堅強!韓國精神科醫師「腦內探險隊」引導你逐步為自己療傷
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,總不免有產生負面想法的時候,然而有些人善於消化自己的情緒,有些人則是本能地激發出逃跑的反應,不願觸碰也不願理解箇中原因。
愈是逃避,其實就愈會被問題困擾。由韓國精神科醫師組成的「腦內探險隊」,開設 Podcast 節目專門回覆聽眾的信件,他們發揮自身專業,提供聽眾解決問題的方式,引導大家直搗問題核心。
#自我防衛機制
腦內探險隊表示,來信者幾乎都是受到現實問題的折磨,所以才會尋求他們的協助,有時候他們甚至沒發覺自己正在逃避問題。「逃跑是一種內心的防護網,用來保護自己不要受到可預期的痛苦傷害,換句話說就是啟動了『防衛機制』。」逃避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,若刻意壓抑情緒、否定問題造成的原因,或是企圖責怪他人,只能暫緩內心的痛苦。
逃避又可細分為「認知迴避」和「行為迴避」兩種,假設與家人吵架,但不久後你發現是因為自己的誤會才造成爭吵,可是怕道歉的場面會很尷尬,於是選擇什麼都不說,這就是「認知迴避」;同樣的例子來說,當你正在煩惱是不是要跟家人道歉時,剛好在客廳碰見對方,你下意識地離開現場,這則稱為「行為迴避」。
#寫情緒日記
你是否經常突然感到憤怒,但隔沒多久又非常後悔?或是,你容易因為別人的話而覺得受傷?你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緒,甚至只要當事情超出自己掌握的範圍,便會對一切失落和絕望?其實你以為這些沒來由的心情低落,都是其來有自。寫情緒日記是一個能夠幫助自己了解情緒的方法,建議大家把當天感到不愉快、不安、鬱悶或無法理解的心情寫下來,而在書寫的同時也有助於整理腦中的思緒,並將長期壓抑的心理狀態釋放出來,不要刻意裝堅強。
#為什麼會覺得受傷?
從情緒日記當中,你可以嘗試問自己,為什麼對該件事會感到緊張和焦慮?為什麼會對於這個人所說的話感到煩躁或受傷?「唯有透徹了解讓我們無法看透內心的障礙,我們才能將障礙清除。」練習與自我對話,而這些問答將會像是線索一樣,一步步帶領你探討創傷成因,理解自己究竟是因什麼人事物而引發負面情緒。
#找個信任的人,分享你的心事
很多人將「脆弱」視為貶義詞,擔心別人認為容易受傷的自己並不成熟,所以不敢坦白自己的無助。要知道,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,學習表現出脆弱的一面,有助於排解心中的負面情緒,並沒有任何負面的意思。
因此,釐清使自己焦慮和產生逃避心理的主因後,不妨找信任的人聊聊,向他人傾訴你的心事或黑暗面,在他面前展現不安、難過、自責和憤怒,不需要再若無其事的假裝自己沒事。如果對方懂得傾聽,且擁有換位思考的能力,或許你會感到被尊重和理解的力量,為一直以來徬徨的內心,找到一個方向。
改變想法和情緒的過程需要足夠的時間,亦不會如此順利,有時還痛苦到讓人想放棄。腦內探險隊提醒大家不要著急,只要你願意跨出去,找出內心那一份不安,總有一天會抵達目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