餓了就吃,飽了就停!尊重身體需求,「直覺性飲食」讓你重新掌握吃的主控權
瘦身的方法百百種,而且總是不斷推陳出新,當很多人在瘋「168 斷食法」,分享他們的成功攻略時,你心裡明白,別人的方法未必適合自己。我們發現一種非傳統的減重方式——「直覺性飲食」(Intuitive Eating),主張遵從身體的飢餓感,且相對來說更為注重心理健康。
「直覺性飲食」最早由營養師 Evelyn Tribole 及 Elyse Resch 所提出,她們認為要吃東西應該要「有意識」的吃,而無論是薯條、炸雞、披薩、沙拉還是水果,只要是食物都不該被分為好或壞,因為食物的本質應該是讓人感到開心,而不是一直擔心是否經過加工、努力計算卡路里或是有沒有攝取到營養。
台灣健身網紅 May Liu 表示過去為追求變瘦,每天都必須嚴厲地限制自己可以攝取的熱量,不但過得很不開心,甚至還導致一度停經,讓她驚覺必須要找到能樂在其中的減重方法。於是 May 開始實行「直覺性飲食」,遵循「餓了就吃,有飽足感就停止」的精神,並思考如果自己吃太多時,造成其後果的心理原因會是為何,傾聽內在的聲音,進而明白是什麼樣的情緒會造成報復性飲食,平時也會搭配重訓,心情上逐漸變得穩定,養成可以長期持續的飲食方法。
看起來「直覺性飲食」似乎就是想吃就吃,但其實更為傾向要與食物建立平衡的關係,拋開過去必須透過節食減重,以及用體重來衡量自我價值的觀念。接下來,我們整理出直覺性飲食的 10 大原則:
#1 拋開節食瘦身的心態
直覺性飲食希望推翻節食減肥所推崇「瘦就是美」的刻板價值觀,告訴人們不應盲目跟從只能吃什麼、不該吃什麼的觀念,告誡大家不應將體型與自我價值化為等號,使生活變得不快樂也沒自信。
#2 尊重飢餓感
正視身體的需求,將主控權還給自己,不要因為減肥而去捱餓。
#3 與食物和平共處
如果告訴自己不能吃某種食物,反而會形成無法控制的慾望,最終恐導致暴飲暴食和引發強烈的罪惡感。
#4 回歸食物的本質
所有食物都能為身體提供能量,只是差在它們能提供多少的營養素,因此不要為食物貼上不健康的標籤。
#5 感受身體的飽足感
好好地享受食物的味道,並正視身體發出的訊息,在感受到飽足感就停止,避免自己無止境地吃下去。
#6 享受用餐的愉快感
重視用餐品質,吃飯時細嚼慢嚥,細意感受食物的味道。
#7 善待情緒
吃美食雖然能緩解情緒,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。因此,別藉由吃來消除壓力和情緒問題,而是改由運動、閱讀或找人聊天等來排解負面情緒。
#8 接受並喜歡自己的身體
不要極端、不切實際且過於挑剔地追求瘦削體型,要了解自己,並接受自己真實的樣貌。
#9 嘗試一項能長久鍛鍊的運動
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,且持之以恆地練習,享受身體帶來的變化。
#10 落實健康生活
我們不會因為吃一包薯片或一次宵夜就立刻變得不健康,但可以開始考慮食物的質量,學習選擇有利於健康的飲食,如此便能隨著時間的推移,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要不要實行「直覺性飲食」是個人選擇,不過這確實能破除節食減肥迷思,以及解救了深陷「瘦即是美」而老是處於過度飢餓的我們,提供了一個能重新找回身體與飲食平衡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