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座、心理測驗總是說穿了你的心?也許這一切只是心理詐騙術!
「這個心理測驗很準!」「你真的很天秤。」這些句子,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篇。很多女生都十分迷星座,除了自己的太陽星座,也會看自己的星盤,也會追蹤一些星座老師,了解每個月的運勢,同時亦喜歡玩心理測驗,想從中了解自己多一點。很多時候,你都覺得無論是星座,還是心理測驗,都有覺得可以說穿了你的心,「對,對,對,我真的是這樣的。」,也許它們有一定有根據,但很多時候,這些個性分析,也許一切都只是捉心理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Barnum effect (巴納姆效應),也稱為星相效應,這正正解釋了這個心理詐騙術。這是 1948 年由心理學家 Bertram Forer 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,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、一般性的人格描述,能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。他當時對學生進行一項人格測驗(從星座與人格關系的描述中蒐集出這些內容),並把相同的內容分給不同個性的學生,然後根據學生對測驗結果與本身特質的契合度評分,0分最低,5分最高,結果平均評分為4.26,當中他選擇了一些廣泛、含糊不清的內容,從分析報告的描述可見,其實很多所謂的是星座與人格關系的描述都適用於大部人。
也有另一個研究測試 Barnum effect,研究者給參加者用的一份多項人格問卷(MMPI),隨後對報告進行了評價。研究者們先寫下了學生們個性的正確評估,但卻給了學生們兩份評估,一份是正確,另一份卻是假造的(同樣是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談的內容)。參加者竟然認為假造的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。
也許這樣說有點深奧,其實兩個研究都是想說明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籠統的、一般性的人格描述,同時認為這些描述正好說中了自己的個性。這個效應是以一位著名魔術師Barnum 來命名的,因為他曾經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:「我的節目之所以受歡迎,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,所以讓人自然受騙了。」
在心理學上, Barnum effect 產生的原因有兩個:
1. 主觀驗證
所謂的「主觀驗證」,就是人都偏向相信自己心中所相信的事,然後蒐集到各種各樣的證據支持自己,就算是不理性的事情,我們都會幫它合理化,來符合自己的想像。假如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內向但有能力的人,而心理測驗說中了這一點,你便覺得很準,但其實只是你的心理安慰劑。
2. 諂媚效應
所謂的「諂媚效應」,就是人們大數願意相信讓自己看起來更正面的事情,例如你是冷靜,但卻心地善良、你有未發揮的潛力、你是喜歡獨立思考的人之類的描述。如果你認真想一想,很多時候,星座分析與心理測驗的內容,都偏向正向、也喜歡使用一些廣泛的形容詞,所以我們自自然然被它吸引、甚至誤導。
不是說所有的星座分析與心理測驗都是騙人,這樣對這些從事這項工作的專業人士有點不尊重,這些分析也是多年的統計學,偶爾看一看,玩一玩,既可以平衡生活的壓力,也可以打開話題,不過身為智慧女生的你們,也應該保留一份理性,不要盡信,命運還是在乎你的決定吧。
Source: Smart by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