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也是可以上癮的!善用心理學「6周原理」,讓你不運動不安樂!
我們一向將「上癮」這個詞語,用來形容一些明知會帶來壞影響,卻又不能理性抽身的行為,但原來有一種癮,若然你未有沉迷過,反而會讓未來的自己後悔!編者說的就是「運動」,運動對身心有益人人皆知,但運動需要一定的體力又累,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維持。原來要養成良好而穩定的運動習慣,就要懂得善用心理學上的「6周原理」,甚至能令身體對運動上癮!
對於上癮這回事,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早就已做過原不同的研究,觀察到大腦的變化。例如透過經常性的放縱,人腦可以被訓練成渴望可卡因、酒精及糖份。而其實某程度上,身體活動跟藥物成癮亦很相似。運動會使大腦釋放許多與成癮物質相同的神經化學物質,包括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、內源性大麻素及腦內啡。根據相同的原理,透過反覆及頻密的接觸,跑步也足以打開成癮的細胞分子開關。
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講師 Kelly Mcgonigal,曾分享對運動上癮的研究,並發現要養成新運動習慣的建議頻率與持續週數。根據實驗室對老鼠進行的研究發現,連續一個月每天跑十公里,對多巴胺神經元的影響,與服用每日劑量的可卡因或嗎啡類似:在滾輪上跑步的老鼠,如果牠們被規定 24 小時內不能在滾輪上跑步,當牠們終於重回滾輪上時,就會開始瘋狂跑起來。然而,運動與藥物的上癮情況,還是存在著許多決定性的差異,就如時間,比起藥物,運動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足以使人上癮。
就以實驗用的老鼠為例,連續兩週在滾輪上奔跑,還未足以打開細胞分子開關,但在約六週後,老鼠每一晚都會比前一天跑得更多,而且牠們的大腦也出現了上癮的神經信號。以同樣的道理,長期久坐不動的成年人開始進行高強度訓練後,他們的快樂感會逐漸增加,並在第六週達到巔峰。
而最近另一項針對健身房新會員進行的研究發現,要養成一個新運動習慣,所需的最低「接觸量」是每週四次,並持續六星期。這種非立即性的習慣養成,間接說明了運動成癮的進程,這和使用藥物的人上癮時,大腦所發生的變化是不一樣的。當然,運動對身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,也是跟藥物上癮絕不相同的。
三層肚腩非一日之饞,六塊腹肌也不是一星期就練得到,想擁有更健康的體態,運動就擔起了重要的角色。如果你不想自己的減肥計劃永遠都半途而廢,那就利用更頻密的運動,讓自己對運動上癮,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