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交活動沒有了,生活變得沉悶了? 五大步驟為生活添上「儀式感」 使每天都過得更有意義
面對新冠肺炎的疫情,為了保持社交距離,人們待在家的時間變長,接觸的人減少了,平時上班及周末的社交活動都沒了,難免會有乏味與沉悶的感覺。這種時候,生活的「儀式感」則顯得更重要。在有限的能力下追求儀式感,能豐富日復一日的瑣碎,進而提升生活品質,創造自信又愉悅的心靈。
#換裝儀式
雖然香港及台灣的肺炎疫情逐漸降緩,但各位不可以掉以輕心,仍要保持社交距離。因此不少公司還是實行在家工作,要在家工作提高效率,先要選擇好工作的空間位置,讓自己到了上班時間就要在這個區塊進入「工作模式」。另外也要提醒大家,因為在家工作通常會有怠惰的心態,上下班的界線容易變得模糊不清,因此建議在工作前可以換掉慵懶的家居服,藉由這種換裝的儀式來做到工作模式的心態轉換。
#建立工作時的音樂清單
建立一個工作專用的,在上班時就開啟這個音樂清單,讓大腦隨著音樂醒過來。雖然是看似很小又普通的細節,但如果在每個工作日都播放這些歌曲,身體與下意識就會不自覺習慣,能一聽到旋律就能集中精神在工作上。
另外,也可以建立數個以放鬆心神或運動,甚至是屬於進餐時間和 coffee time 的音樂清單,即使在同一空間,也可以令心情改變一下,讓生活不同的環節都可添上質感。
#每天都以「喝完這瓶水」為目標
筆者開始留在家抗疫後,竟發現都沒辦法每天喝到兩公升的開水,這是為什麼呢?我想或許是以往坐在公司的辦公室坐久了,總會趁機找機會去茶水間動一動吧!所以大家也可以參考我現在的作法,拿水壺或水瓶裝滿一天該喝的水量,擺在工作桌上,把它當作每天都要喝完的一個目標。
#一個人也不能懈怠
作家李思圓在《生活需要儀式感》一書中提到:「即便一個人時,也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,永遠不懈怠、不放鬆、不懶惰。」說得沒錯,因此我們可以趁在家工作的休息空檔時,簡單的做個伸展運動來提振精神,這樣也能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,提升對抗病毒的免疫力喔!
#感謝今天也很努力的自己
最後,為了讓工作與個人時間劃分界線,你可以在每天的下班時間開始整理桌面,蓋上你的筆電、闔上工作文件資料,以此告訴自己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。這種感覺就像日本人在吃完飯後總會雙手合十,說句「謝謝招待」,你也可以雙手合十,感謝今天也很努力的自己。
為了維持自己在家的節奏和適合的氛圍,你的生活儀式有哪些呢?歡迎與我們分享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