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偷被自己的大腦綁架了嗎?別輕易掉入心理學的「框架效應」

試想這個辦公室的日常畫面: A 與 B 在茶水間竊竊私語,兩人正好談到新進員工 C 最近的表現,「完全不意外,我早就知道他是這樣愛奉承的人。」A 和 B 同仇敵愾。

其實,這便是掉入心理學「框架效應(Framing effects)」的現在框架與過去框架的問題之中。

什麼是框架效應?

框架效應最早於 1981 年,由心理學家 Amos Nathan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提出,他們主張框架效應是一種認知上的偏差,也就是當面對同一個問題,經過不同的描述後,人們會選擇聽起來比較有利於自己的說法。

舉例來說,如果某筆生意能穩賺 800 美元,而另一筆生意有 70% 的機會穩賺 1000 美元,在這兩種情況下,大多數人會選擇穩賺 800 美元的生意。但如果是一筆生意會穩賠 800 美元,另一筆則是有 70% 的機率賠 1000 美元的情況,這時人們通常會傾向選擇 70% 機率賠 1000 美元的生意。

這代表著在做決策時,若是以獲利的方式出選擇題,我們通常會選擇避免風險的情形;而以損失的方式提問時,則會傾向選擇冒險。同個問題根據不同的方式做呈現,會使我們做出不一樣的判斷,這就是框架效應。

現在框架與過去框架?

接著回到一開始提到的例子。我們大多會將已發生的事實視為理所當然,認為之後也就是會如此發展,大腦便會以為是當初的自己早已知道了。以開頭的例子來說,AB 同事此時此刻覺得 C 是個愛奉承的人,就會連帶認為他們在過去早就這麼覺得了,因此會輕易脫口而出「不意外」或是「我早就這麼覺得了」等這種言論,來藉此合理化未經證實的推測,困在自己的現在框架與過去框架。

零錢化比較划算的迷思?

框架效應同樣也在消費行為上,悄悄限制了我們大腦的思考模式。假如你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一直想學的線上英語課程,洋洋灑灑地列出一年課程的價格為多少錢,網站還貼心附註平均換算成每天是多少錢。用單日價格看起來,每天只要少買一杯咖啡就行了,好像還挺便宜的?於是你可能就會刷卡結帳了。商人將原價轉變為零錢化的模式,會下意識使我們感到划算,因此欣然掏錢買單,可能會造成錯誤的決定。

編輯在理解框架效應之後,突然茅塞頓開。我們不該被框架限制住,應該重新檢視自己處事的思維邏輯,以做出更理智的判斷。

Previous
Previous

秋天終於來到 指甲也要換上秋裝!四大秋冬氣質指甲彩繪推薦

Next
Next

Dyson Supersonic風筒專業升級 三大改革重點減低熱傷害、提升造型完成度 髮型師示範必學日常頭髮造型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