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版 #MeToo 代言人伊藤詩織「史上性暴力具名指控第一人」勝訴 踏出日本性別平等的第一步

2019 年聖誕節前夕,12月18日,日本民眾和國際都在觀注這場日本史上第一宗女性「具名指控」性侵案件的判決。這場判決的重要性在於日本女性對於身體自主權和性別尊重,是否又更向前一步邁進。日本文化和大和精神的表現在國際上可見一斑,但論及人民思維和法律制度,日本對女性並非是一個友善的國家。

伊藤詩織被紐約時報評為是日本「#MeToo」的代表人,「#MeToo」這個利用社交平台的標籤的運動,源起於由 2017 年開始,美國電影製作人對多位女星的性侵案件,意指譴責性侵害和性騷擾的運動,一開始抗議發聲的民眾皆為女性,後來許多電影同業和各方人士,也跳出來響應這場行動。這樣的網路標籤在歐美地區,以連環效應的方式快速展開,代表女性對性別不公的齊聲抗議。

日本記者伊藤詩織的性侵犯案件,於 2019 年 12 月 18 日在東京地方法院被判勝訴。PHOTO: Getty Images

伊藤詩織的性侵事件所引發的日本版 #MeToo 運動

出生於 1989 年的伊藤詩織,曾在美國紐約就讀大學,主修記者和攝影,並於 2015 年回流日本,於《路透社》的東京分社實習。於 2015 年與前 TBS 電視台華盛頓分社社長山口敬之共進晚餐,隨後即被下藥性侵,伊藤詩織事後向警方報案:遭遇山口敬之的強暴。但即使伊藤詩織提供了驗傷紀錄、DNA報告;涉案餐廳、計程車司機、旅館也證實「伊藤詩織當時已失去自主能力」,但警方卻以證據不足不起訴作為處分

事件令社會聯想到,身為記者的伊藤詩織,得罪媒體老大的結果就是無法繼續在日本立足。事發後伊藤詩織旅居英國,在艱難之中出版《Black Box》(翻譯:《黑箱: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》);同時《紐約時報》也開始追蹤這場性侵事件,在報導中形容伊藤詩織為打破日本對性侵沉默的第一人,為日本#MeToo的代表,引起日本社會和國際的關注。

伊藤詩織《黑箱: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》


伊藤詩織:「我知道如果我閉口不談這件事,這種可怕的性侵環境永遠不會改變。」PHOTO: Getty Images

而伊藤詩織的性侵事件,可以總結歸納出日本社會的四個缺漏。

#是妳太暴露才會誘導犯罪

報導曝光後,許多網民透過網路將伊藤詩織起底,將她的言行舉止拿出來放大檢視,以「蕩婦」批評她的穿著不檢點,並宣稱性侵案件根本子虛烏有、自導自演。日本普遍認為女生的被害,起因於:「是妳太暴露才會誘導犯罪」

#日本法警界的失衡與缺漏

在伊藤詩織一案發生後,大眾才關注到日本的警界極少有女性警官,導致她無法在安定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筆錄;甚至警員不斷要求還原事發現場,完全沒有考慮當事人的感受,造成二度傷害。另外,起初「刑事」判決之所以會不處分,主要原因在於日本法律對於「強姦罪」的法律定義不合時宜:「必須是被陌生人性侵,並且被害者要大聲呼救和有激烈反抗方可定罪。」事後一場性侵罪竟轉以「民事案件」起訴。


獲得感動而出面力挺伊藤詩織的女性大眾。Photo:達志影像/美聯社

#日本厭女文化

日本近年掀起一股厭女文化,簡而言之就是「將直男對女性的價值觀當作標準」,即便女性也可能落入厭女思維。當說出「女生只要等著被人養就好啦」、「女生講話都沒什麼邏輯」、「女性都比較情緒化」,這些字句的出現都屬於厭女思維的一種。日本對女性的不寬容,導致民眾對伊藤詩織的一片謾罵和恐嚇。

#女性被性侵的敢怒不敢言

日本職場性侵早已成為潛規則,多數女性都曾遭受過上級侵犯,卻有礙於社會眼光和為保住飯碗而敢怒不敢言。即便是起訴也不敢具名,起訴後警方也多以不起訴或銷案最終;同時從伊藤沙織在日本出版《Black Box》的不易,也可看出各領域的「上位決策者」,願意力挺女性發言的人少之又少,處境極為嚴峻。

Photo:BBC 紀錄片《Japan's Secret Shame(日本之恥)》

日本社會對於性別的議題趨於保守停滯的狀態,讓許多在日本的女性成為受害者。伊藤詩織不畏艱難勇敢地站出來發言,象徵著性別平等的第一步;而這場民事訴訟的「勝訴」,亦象徵著日本女性在充滿傳統思想的社會中,所前進的一大步。

Previous
Previous

怎樣拍也不自然?法國潮流Icon公開「時尚不露臉」擺Pose技巧

Next
Next

一分錢一分貨!貴婦名媛都在用 這些貴價專櫃眼霜到底貴在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