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WIWMonthlyIssue:考古學家如何在廢墟中解開人類早年的生活與智慧?
提到「考古學家」,你的腦海會浮現什麼畫面?是深入荒野尋找失落遺跡的冒險家,還是偷偷摸摸挖掘寶物的盜墓者?事實上,這些都是對考古學家的誤解與刻板印象,真正的考古學家大多在泥沙裡挖掘、研究支離破碎的物件,試圖從物件的擺設與周邊環境的關係中,釐清事件的來龍去脈,推演出歷史的脈絡。
錢幣、石器、古老的牙齒、破碎的鍋碗瓢盆⋯⋯這些旁人所認定的廢棄物,在他們眼裡可能是加值連城的寶物,能夠幫助他們拼湊過去,《生活在廢墟:你所不知道的考古學家與他們的一百種生活》的作者 Marilyn Johnson(*註),更以他過往看過的紀錄片為例,一位年輕的女性考古學家站在快要變成紐約地鐵站的地道中,當時泥沙已經淹至臀部,但工程帽底下的她,眼神閃閃發亮,綻放笑容大喊著:「我們發現上面有日期的錢幣!」
是的,考古學家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,比起小說中偵探般的口說推演,或是荷里活式的瀟灑冒險形象,他們更常拿著小平鏟揮汗如雨、略帶狼狽的行動,透過他們敏銳的觀察力,試圖從過去腐朽的物件或殘骸中找出蛛絲馬跡,試圖恢復或保存即將消失的歷史。
羅沃爾特出版社的記者和總編輯庫爾特·W.馬雷克,曾以筆名 C. W. Ceram 發表過一本經典著作《神祗、陵墓與學者:考古學傳奇》,裡頭是以十幾位歐洲著名考古學家為線索,來描述希臘、埃及、巴比倫和中美洲四大古文化的考古和史料,以及新發現和新思想,其中提到:「考古學家的崇高任務,就是讓乾泉再湧、所忘再憶、逝者再生,再度攪動我們身處其間的歷史洪流⋯⋯」為考古學家下了最好註解。
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他們必須帶著強大的好奇心,以嚴謹的邏輯科學進行推理,還要懂得取火、獵捕食物、挖地洞蓋沙堡等各式野外求生技能,才能克服艱困的田野挖掘環境,一步步地解開埋藏在地底下的生命奧秘,揭開人類早年的生活與智慧,為下一代寫下嶄新的史書。
*註:Marilyn Johnson 曾任《君子》(Esquire)、《紅書》(Redbook)、《境外》(Outside)雜誌編輯,出版三本考古學、訃文相關書籍,曾為黛安娜王妃、賈桂琳.歐那西斯、凱瑟琳.赫本、鮑勃.霍柏、馬龍.白蘭度撰寫訃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