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MovieatWIW:傷人言語背後其實藏著關心與愛,《美國女孩》教會我們正視心中真正的聲音
由新銳導演阮鳳儀所編導的電影處女作《美國女孩》將背景設定在 SARS 爆發的 2003 年,故事從機場展開,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(林嘉欣 飾)因罹患乳癌帶著兩個女兒芳儀(方郁婷 飾)、芳安(林品彤 飾)從洛杉磯回到台灣,與聚少離多的丈夫宗輝(莊凱勛 飾)團聚,然而,「一家團圓」並未為他們帶來快樂,各種文化衝突、經濟、疾病等壓力襲來,讓家庭成員間不斷地爆發衝突。
在校展開新生活的芳儀,對於中西教育的方式極不適應,同時因中文障礙成績落後,被同學戲稱為「美國女孩」,讓她不斷地想逃回美國。
乍看之下會覺得她和當時父親口中的「來來來,來台大;去去去,去美國」一樣懷抱著美國夢,但在她唯一一次語氣和緩地開口:「你有問過我想成為美國人嗎?」才破解了她心中所想,在還沒有選擇權時,她就被母親帶至美國,好不容易在每天背二十個單字、熟悉了當地文化,還交到了好友 Jessie,相約一起去馬術營,然而在母親生病後,不得不離開強行斷開建立的生活圈,重返這個陌生的出生地,讓她在美國與台灣的身份認同間擺盪,感覺沒有哪邊是真的屬於自己的。
從芳儀犀利質問母親:「那你當初幹嘛帶我們去美國?」可以感受到,或許,她其實真正想要的不是待在台灣或美國,而是想要自己做主的機會,於是她與父親做了約定,如果演講比賽得名,就要讓她回美國。然而,這個機會也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被打碎了⋯⋯
在最後逃到馬術場——這個她最後的希望——芳儀才發現,自己無意間複製了母親的行為,強行希望對方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只是徒勞,不僅讓對方想反抗,自己也會受傷,這才促成了她與母親真正的對話,那些傷人言語的背後,其實藏著關心與愛,只是因為害怕失去對方,才想逃避、假裝視而不見。
無論是對於母女關係或身份認同議題感興趣的讀者,相信都能從《美國女孩》裡獲得共鳴,療癒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