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學習不應講攻略求分數」赴美尋藝術自由 港女生倪傳婧成為國際知名插畫師

倪傳婧 Victo Ngai 這個名字,在香港主流文化可能還未有太多人認識,但在紐約藝術圈,Victo 已經有相當的知名度,她是近年相當耀眼的插畫師,有些人會知道她是福布斯藝術組別的「30 under 30」青年,亦是「紐約插畫家協會」3 屆金獎、以及插畫家一生只能拿一次的崇高榮譽「Hamilton King Award」得主,但其實, Victo 還是位在香港長大的女生,今天她回到香港,跟 WIW 詳談了在香港和紐約的生活文化、學習和實踐。

Victo 是近年在國際藝術圈相當耀眼的插畫師

質疑香港考試制本義

Victo 孤注一擲去考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,修讀大家覺得沒有前途的藝術
Outfits: theory, Bag: Tumi

Victo 中五前一直在香港讀書,就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她一向熱愛美術,也是名高材生:「中五時很多老師都希望我能夠拔尖,但會考出來的成績不如理想,後來我發現,其實在香港考試,攻略是必需的,還要不斷操練模擬試卷,我看到有些同學對一些科目並沒有很深入的理解,但就是考得比你好。」對的,當年的學生在香港要經歷兩個大考,都是以艱深聞名,每個面對大考的學生都要報讀大大小小的攻略班,以特定的答題技巧拿取最高分數,可是,當年思想堅定的小女生不賣帳這個制度,「我開始想這個考試制不是有效的學習方式,這種考試方式反而令我對很多科目失去興趣,兩年後去高考都只會是浪費時間。」


Victo 為 TUMI 創作的農曆新年系列插畫
 
最近她為品牌 TUMI 創作出層次豐富的畫作《 Victo Ngai’s Perfect Journey Home 》,寓意對未來一年好運降臨的祈盼。

當時,Victo 唯一保留了熱誠的科目就是美術,讓她萌生了到知名藝術學校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(RISD)讀插畫的念頭,當然反對聲音不少,Victo 笑說:「香港嘛,親戚家人當然是想你讀會賺錢的科目。」於是 Victo 大膽向家人提議,只申請她認為是全球最好的藝術學校,不成功就認命,當然,她被錄取了,家人也動用了所有為她儲蓄的學費基金,讓她去追夢,因此本著不成功,便成仁心態的 Victo,就為自己添上很多壓力。

誠實表現想法 從學習他人中找回自己

Victo 中學時跟其他少女一樣喜歡周杰倫的歌,只是她更愛方文山的詞, 曾經想當填詞人
Venue: Vibes The Space

「如果我可以將自己有熱誠的事情變成事業,那會很美好。」

一個女生千里迢迢到紐約,心情想必是複雜的,Victo 形容,那是離家但又像回家了的感覺。「 上了 RISD 有點像回家,因為周遭的人跟你很類同,在思想上很親密,但同時,你發覺外面世界真的很大,有太多厲害的人,始終不是藝術學校出身,但人家都是已經有多年藝術根底,漸漸變得有負擔,很迷失,那段時間的作品質素很差。」 曾經 Victo 每晚只睡三四小時,但愈努力地想跟上進度,卻愈感到無力。「直至有位老師無意間留意到我的 sketch book,很驚訝地說:『為什麼在功課見不到你這個靈魂?你才是你!』我才發現原來我在學習別人時,沒有誠實地畫畫,失去了自己。」

幸好老師有鼓勵好將 sketch book 的自己放進作品裡 Photo: Nicholas Wong

「歡迎批評我的藝術」

Victo 從跌撞中摸索了個人風格,將長久以來認識的東方文化,放到西方的意境中,以剛柔有致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展現出來,但她本人卻沒有辦法形容自己的風格,她認真的解釋:「作為一個藝術家,其實我很難去解釋我的風格,怎麼說呢,他們形容我的作品是中西文化融合,我覺得很合理,我在香港成長,但在外國接受藝術教育。還有我作品的複雜性和細緻度,也是外界評論我作品的不同之處,後來我也發現,香港豐富的景觀、文化真的影響着自己,我一直消化再放入作品裏,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份。」

她也歡迎批評,這也是她形容和外界溝通的方式,「或許有其他人來評論我的作品,才會比較客觀吧!他們的分析很多是我創作時意想不到的!」

2013 年在《New Yorker》的這幅音樂評論插畫《Become Ocean》,Victo 說:「有人跟我說想像鐵達尼號上的樂手,他們在沉船的一刻都一定是這樣子吧,這對我是很有趣的分享,也讓我的作品出現了更多的可能性。」

我不能改變自己去討好其他人,因為我不懂得以其他方式畫畫。

「美術是很個人的,避免不了受批評,但在另一方面,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會去多解釋我自己的畫作,因為我也只懂得這樣去畫畫,我也不能改變自己去討好其他人。」

Victo 形容一個作品出來之後會有自己的生命,並不是她可以控制的事情,她可以做的,就是積極爭取機會:「首先你要將自己個作品展現給大家看,否則大家不會知道你存在,我會主動參加很多比賽,希望在美國藝術圈有一席位。」幸運地,Victo 在學生時期就遇上其中一位伯樂──《New Yorker》前美術總監,「我 email 他,請他去指導一下我的作品,他不只給了評語,還輾轉介紹了我畫《New York Times》專欄。紐約插畫界的人都歡迎新人,很有活力,我覺得如果他們欣賞你,就會很願意提出幫助。」

現在 Victo 已是《New Yorker》和《New York Times》的插畫家常客,每次的畫作也根據專欄和新聞內容有不同主題:

她也經常和各大品牌好像 Tumi、Apple、American Express 合作,早幾年 Victo 也獲 RISD 提名,順利上榜福布斯的「30 under 30」藝術組別,她笑指很多朋友會感疑惑:「他們問我『你到底現在收入是多少?為什麼會上這個屬於富豪的排行榜?』但其實那個是另外一個榜啦,我之前要一一跟他們解釋,哈哈。」

在外生活 懷念小時候的飯碗頭

不同城市生活過,才懂得珍惜每個地方的獨特處,出走了的 Victo,說今次回來,才發現自己多麼懷念香港獨有建築和城市面貌:「連那些為了佔據實用面積才有的窗台,也是香港的建築特色。」

《Bowl Cut》by Victo Ngai

「這是我的畢業作品,現在回看畫功比較稚氣,但也是我最愛,整幅畫都是跟我童年有關的,畫 Bowl Cut 是因為小時候母親經常這樣幫我剪頭髮,可以給到我一個家的感覺,現在回想在大學時很任性,會因為壓力大在電話中跟媽媽發脾氣,但她從來都沒有埋怨,現在想起還有些內疚。」

Blood Normal》by Victo Ngai

「Blood Normal 是另一幅我自己很喜歡的作品,為女性用品表達月經的平常,我覺得平時我們都會看到很多有關血腥的藝術,那為什麼月經對現代文化依然是一種禁忌?」

作品質素始終最重要 

Victo 每一幅作品都是圍繞著不同命題,但每幅都甚有個人特色,她分享,無論一個藝術家眼前有多少機會、人脈,end of the day,都是作品質素最重要:「因為每份作品,都代表了至少一部分的你。」

Photo: Nicholas Wong
Design: Ching I

Previous
Previous

絕不NG針織穿搭 五個實用針織穿搭 夠保暖又能告別累贅、臃腫感覺

Next
Next

#會員限定 John Masters Organics皇牌頭髮護理套裝